
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本报讯(记者 柴雅欣)6月23日上午9点4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点火升空,并于约3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30颗组网卫星全部到位,我国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
6月16日,因临射前发现产品技术问题,为确保不带任何隐患上天,发射推迟一周。此次卫星重启发射成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入网后,我国将进行北斗全系统联调联试,择机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完整的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以及星基增强、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定位等特色服务。
北斗导航定位服务已广泛用于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位置服务等领域。完成全球组网后的北斗三号系统,将比北斗二号系统的服务能力提升约10倍,有望成为全球最精准的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国家都开始使用北斗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3种轨道卫星构成,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我国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空间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