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惠民、医疗卫生、应急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一些重点领域的权力运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既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纪委监委监督的重点。
资金量大、流转环节多、专业性强、涉及多个部门……重点领域的这些特点,给监督带来了挑战。治理一个突出问题,纪检监察机关需要监督、协调多个部门。比如治理医用耗材价格虚高问题,仅从医用耗材管理流程看,就有招标、采购、配送、使用、支付、结算等多个环节,涉及医保、卫健、人社等多个监管部门。如果没统筹好,或对任何一个部门、环节监督不到位,都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如何加强对权力运行特别是这些重点领域权力运行的监督?找到一个好抓手特别重要。对此,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提出,要建立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加强信息化监督平台建设。
江苏省南京市纪委监委就充分利用了信息化这一抓手。他们紧盯重点领域,推动有关职能部门高标准建设阳光惠民、医用耗材、应急管理、污染防治、防范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五大信息化监管平台,借助平台开展在线实时监督,为监督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受制于信息散落各部门、统计分析比对费时费力等因素,用传统监督方式发现问题的效率不高。而多部门联合打造的监管平台,全面纳入相关数据信息,打破了数据壁垒。通过大数据比对碰撞,不仅能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及时查处问责,还能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亮灯预警,有力推动源头防范,为联合治理突出问题提供了载体。
通过监管平台,该市还把责任主体统筹到系统中合理调配,把履责过程嵌入到系统中全程追溯,在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下进行。这压实了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推动了日常监管的加强,形成了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南京市的实践证明,借助信息化开展精准监督,有力保障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应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