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濯政溢彩文化,我们专注于党建文化、廉政文化、警示教育基地设计施工建设!
咨询热线:133-7178-9867010-6994 5568
您的位置:首页 > 党建教育 > 廉政先锋
联系我们

北京濯政溢彩文化

手 机:133-7178-9867
电 话:010-6994 5568
邮 箱:zhuozhengyicai@qq.com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大街红旗大院

清白留世间 名节传千古—文天祥、于谦与袁崇焕的人生境界及官德

发布时间:2016-07-25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守廉: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位先贤报效国家,家无余财,真正做到了以身许国、清清白白

  文天祥在社稷危难之际毁家纾难,把自己房产和田地卖了,组织军队抗击蒙古大军。景帝曾赐给于谦西华门的府第,他推辞说:“国家多难,臣子怎么敢自己安居。”于谦自从土木之变以后,发誓要和敌人共存亡。“尝留宿直庐,不还私第。”经常住在值班的地方,不回家。到抄家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就有一箱子书。明英宗正月十五日夜里政变,于谦白天还在上班。当晚,于谦在家被抓,丝毫准备没有。英宗本想抓他一个贪污的罪名,到家里一抄,什么都没有,四壁空空。查办的人认为,于谦当过兵部尚书,军队的军饷、军粮都归他管,他怎么可能不贪,他有一个正房是锁着的,肯定金银财宝都锁在里面。当三道锁砸开后,一看是景泰帝赐给的蟒袍、剑器,都在那里整整齐齐放着,金银财宝一点都没有。抄湖北的家,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财,就只有一个老母亲。于谦做地方官时,“清风两袖朝天去”,清清白白;做京官,当了7年兵部尚书,依旧清清白白。

  袁崇焕带兵进京,崇祯皇帝不许他进城。驻军城外,农历十一月初一,那时北京天寒地冻,所有军队都露宿。袁崇焕军纪严明,任何人不许抢老百姓家东西,不许抢老百姓吃的,也不许砍树烤火。有一个士兵太饿了,偷了老百姓家一张饼,袁崇焕就跟他说:“为了军纪,我要惩罚你。”这个士兵就哭了,伸着脖子,那就杀了我吧。他挥泪把这个战士杀了。后来崇祯让他进城。怎么上的北京城,弄了一个筐子,把他装在筐子里头,用绳把他吊到城墙上。这么进的城,为什么不开城门呢?崇祯怕袁崇焕的军队跟着进城,不相信他。最终崇祯还是杀了他,杀了之后抄家。他祖籍是东莞,先抄广东的老家,仅有几间旧房子。又抄广西的家,家无子息,什么都没有。再抄辽东的家,他的老母亲和妻子在这儿随军。为什么随军呢?打仗时,袁崇焕说,我和我妻子及老母亲与城共存亡。在打击后金来敌时,所有的战士都全力以赴。抄家报告是这样描述的,得到书籍财物16筐,枪两支,马一匹。这16筐,一是书,一是他穿的衣服,一是关公像,一是皇帝给他的敕书、奖状以及皇帝赐的玉带两条,铜盔一顶、蟒甲一领、青段甲一副,缴还内库,勘合转送兵部。还有一尊佛像,一把扇子,查办人员将皇帝诰敕当场焚毁,佛经转发佛寺,其他衣服、扇子、金器、并铜钱等物,变卖为一千一百零三两八分五钱银子。当时袁崇焕是蓟辽督师,每年手中掌握数以百万两银子军费,竟然做到“家无余赀”。正如《宋史·岳飞传》所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做文臣不爱钱,做武臣既不爱钱又不惜死,袁崇焕做到了。

  名节: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三位先贤视名节如泰山,取义成仁,千古流芳

  元世祖忽必烈敬重文天祥,想重用他,因此专门给他修了一个馆舍,非常豪华、饮食丰盛。文天祥被押到元大都后,知道忽必烈想消磨自己的意志,因此不进馆舍。后来被押进去,他却“不寝处,坐达旦”。这么豪华的被子褥子,不上去睡,坐着。后来没有办法,就把他移送到兵马司,给官不受。忽必烈还不死心,亲自劝降,你保护的宋朝已经亡了,你忠于的皇帝已经投海死了。你为我服务,我给你官做,待遇什么的都很好,你老婆孩子都会很好。他说不行,我是宋朝的人,我宁肯死,也不会降。关押三年,仍坚贞不屈。忽必烈一看,他还不屈服,就说算了,成就他吧,决定处死文天祥。文天祥临刑之前,从容自然,南向而拜,视死如归。行刑之后,没有人敢收尸。三天后,其妻欧阳氏收其尸,史书记载,文天祥面如生,从其衣带中,找到一封《绝命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成仁和取义的思想分别出自孔子和孟子,两种思想一脉相承,文天祥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写进了自己的遗诗中,充分体现了他为国家和民族而不怕牺牲的浩然气节,文天祥用自己的一生高度诠释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真谛!文天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永照史册,他用他的死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士人的最高境界。他的遗言道尽了一个古代读书人的***关怀,连同他的《正气歌》和《过零丁洋》一起都是永垂不朽的雄伟诗篇!

  于谦有首诗叫《无题》传世:“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所以古志士,终身甘缊袍。胡椒八百斗,千载遗腥臊。一钱付江水,死后有余褒。苟图身富贵,脧剥民脂青。国法纵未及,公论安所逃。”历朝历代,做官也好,做士也好,特别强调气节。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泽东后来引用这句话来评价张思德,说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一钱付江水,死后有余褒。这个典故是说,东汉会稽太守刘宠,对老百姓特别好,判案公正,清廉为民,在任几年后,夜无犬吠,社会治安好。后来调到京师工作,离任之时,老百姓送些钱财,当路费。他说不要。老百姓就跪着,他只好取一文钱,也不装兜里,装兜里就玷污了清廉。因为在南方,所以坐船走,就扔到江里。死后得到老百姓褒扬,被编成越剧《一钱太守》传唱至今。于谦赞赏这种精神,他写了好多的诗,反映他对百姓的敬爱,他把自己比作天瓢:“安得天瓢都挽取,化为甘雨润苍生。”他在山西工作,他把自己比喻成煤炭:“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他又把自己比作天上的孤云:“大地苍生被甘泽,成功依旧入山林。”为老百姓带来恩泽,成功以后归山林。他又恨贪官,借狼虎喻贪官:“于今多少闲狼虎,无益于民尽食羊。”现在很多闲着,没事干的官员,无益于民,尽食老百姓的羊。袁崇焕蒙冤入狱曾赋诗:“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辞。”临死之前有首《临刑口占》:“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我袁崇焕虽然死了,但我的忠魂将挡住后金军队的南攻,保护大明的江山社稷,死后用灵魂继续忠于这个世界。

  启示:“心”“之”“立”“为”


  前面从四个方面讲了文天祥、于谦与袁崇焕三位先贤的人生境界与官德思想,学习先贤的境界与品行,我认为今天的党员领导干部也应该塑造一种胸怀,这种胸怀,我概括为“一心”、“二之”、“三立”、“四为”。

  “一心”就是文天祥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要像这些伟大的先贤一样,把道义、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个人的利益之上,重视修炼自己的精神境界高过追求物质财富。

  “二之”就是范仲淹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原来生活很奢靡,但是到了国家危难之际,他非常后悔,深深自责,于是把家产全充作军费。每当与下属谈到时局艰难,常常痛哭流涕,说:“乐人之乐者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意思是把百姓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就要把百姓的忧虑当成自己的忧虑,吃国家给的俸禄就要为国家的事鞠躬尽瘁。其实我们的革命传统也是这样的,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如果倒过来,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那就坏了。

  “三立”就是《左传》里说的“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中国古代的官员,大多是文人士大夫,非常注重“三立”。文天祥、于谦与袁崇焕可以说都是“三立”的典范。现在立德和立功讲得比较多,我觉得也要讲立言。人活一辈子,前面有家长管,有老师管,有单位管,到了60岁退休,就没人管了。有些人退休后无所适从。如果到了这时候,我们也学习古人著书立说,把为人民服务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总结一下,就会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反过来,如果之前就有立言的心,我们还在岗位上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更加注重立功和立德?如果我们的干部都能时时考虑“三立”,那么做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的时间是不是就没有了?

  “四为”就是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的领导干部很多是大学毕业、硕士毕业,还有些是博士毕业,有很高的文化层次,可以多读古今书籍,修天地胸怀。60岁以后为往圣继绝学,事情多着呢,怎么会无所事事?我跟大家共勉,古人说天地六合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宙”是时间的观念,“宇”是空间观念。与古人相比,我们共产党人今天的天地更大,现在快进入5G时代了,所以眼睛要看到整个宇宙,继往圣绝学,承宇宙事业,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阎崇年)

010-6994 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