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濯政溢彩文化,我们专注于党建文化、廉政文化、警示教育基地设计施工建设!
咨询热线:133-7178-9867010-6994 5568
联系我们

北京濯政溢彩文化

手 机:133-7178-9867
电 话:010-6994 5568
邮 箱:zhuozhengyicai@qq.com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大街红旗大院

为民服务要体现在行动上

发布时间:2017-11-10 浏览次数:383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日,笔者一位朋友到某部门办事,工作人员微笑回答,事项不属于业务范围,“请到相关部门办理”。友人追问哪个部门,却得到一句“我也不清楚”。好容易找到“相关部门”,又享受了一次同样待遇,被推了回去。结果,笑脸看了半天,事情一点没办。

  五年来,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党员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有了显著变化,过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逐渐销声匿迹,群众观念、服务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不可忽视的是,在个别地区和单位,“门好进、脸好看”的同时,依然存在“事难办”的作风病。

  当下,一些干部“不贪不占也不干”,只求明哲保身;有的则在工作落实上,用起“拖”字诀;个别人员内部协调“中梗阻”,推诿扯皮“踢皮球”……让群众碰上了“软钉子”。

  这种“四风”新变种,具有隐蔽性。表面上,工作人员热情周到、靠前服务、耐心解答。但实际上,仍是面对问题“打太极”、遇事彼此推诿。这些都违背了党的宗旨,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这种不良作风的一个思想根源就是缺乏担当精神。是否具有担当精神,能否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党员干部合格与否的重要方面。为人民服务从来不是嘴上说说、墙上挂挂,必须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这就需要党员干部以强烈的使命担当,主动作为。

  根除各色“作风病”,就要激发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使其主动承担并负起责任,履行应尽义务。这既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周密的奖惩机制和严肃的问责机制等外在约束,也需要激发党员干部的内在动力,提高自身觉悟。

  一方面,应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实现审批事项少、流程简、时限短、服务优的目标,挤压歪风邪气的空间。加强干部管理和考核,完善“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激发干部干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办事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以及问题整改不及时的,严格追责问责,以不折不扣的制度执行狠刹歪风。

  为官避事平生耻。干部干部,干字是打头的。党员干部应把为民担当变为内心自觉的价值追求,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把群众的事办好,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到实处。
010-6994 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