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惩治腐败态势持续走高,一批反腐新词顺势而出,引发社会各界热议。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王岐山同志指出,说新词儿不能忘记老词儿,改 进作风还是必须“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确,全面正确理解反腐新词,需要保持清醒,应该“有历史、哲学和文化的思考”。
反腐新词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贪腐新动向,如通奸、小官巨贪、培训腐败、塌方式腐败等。这些词有的被用来描述贪腐问题的新表现,有的是一些老词在新形势 下用于新的典型案例,总体来说,都是腐败新疾旧患的现实表现。二是反腐新行动,如专项巡视、裸官清理、猎狐行动、零容忍、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等。这些词既 表明新一届党中央坚决正风反腐的立场和态度,也阐释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要求、新部署,还包含反腐败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三是巡视新发 现,如能人腐败、山头主义、打干亲、一家两制等。这些词所反映的问题长期以来就备受诟病,现在被巡视组以非常接地气、符合实际和个性化的方式提了出来。
对于新词或旧词,关键是辩证地认识和理解。从中国历史和党史的角度看,有些词所反映的问题不但曾经出现,有的甚至在特定时期曾经是影响大局、决定走向的关 键因素。从哲学角度看,新词反映老问题、旧词赋予新内涵,关键还是看这个词能否准确反映当前存在的问题,能否鲜明表达党的立场、意志和决心。从文化角度 看,任何词语都是文化的承载和表现,折射与反映的都是现实生活和实际问题。
辩证地认识、理解和运用反腐新词,要求我们既从中看到腐败的新特点、新动向,又要看到当前反腐败斗争的新进展、新成果,更应从中看到党中央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坚定不移改进作风的决心和信心。
反腐新词密集进入公众视野,再次提醒全党全社会必须深刻认识到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异常激烈。不断有反腐新词提出,一定意义上是我 们党不断革除积弊、重构政治生态的实践表现,这既是在提出问题,更是在给出解决问题的承诺。可以预见,随着反腐败斗争力度持续加大,还会有腐败问题浮出水 面、腐败分子露出尾巴,这类新词仍会不断涌现。不过,新词再多,其共同的指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党心民心所向,腐败一定会节节败退,正义的力量终将获胜。
不容忽视的是,既要正视现实,又要牢记传统,不能见新忘旧,光讲新词而忽略旧词。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要求及部署是一以贯之、构成体系、与 时俱进的。一些新词的提出既不说明要求变了、方向扭了、力度转了,也不表明原来的词过时了、不用提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要有定力、有静 气,不迈虚步,把握节奏和力度,踩着不变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如此,正确看待体现反腐败工作部署的词语同样如 此。比如“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等词语,既表达出了决心和力度,又展现了意志和品质,何其形象!这样的词语不但不能忘记,而且还要常提常谈、铭记于心,始 终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体现和落实。(岳桂军)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