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濯政溢彩文化,我们专注于党建文化、廉政文化、警示教育基地设计施工建设!
咨询热线:133-7178-9867010-6994 5568
联系我们

北京濯政溢彩文化

手 机:133-7178-9867
电 话:010-6994 5568
邮 箱:zhuozhengyicai@qq.com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大街红旗大院

月饼无需包装撑“面子”

发布时间:2021-09-03 浏览次数:532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离中秋节还有不到一个月,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下,近几年月饼豪华包装、铺张浪费现象少了很多,月饼正在向口味创“馅”、好吃不贵的本源回归。

  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但它又不是单纯的食品,还附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月饼创新的落脚点,绝不是在包装上花样翻新,而是在口味上与时俱进。一方面,月饼口味要向营养健康方向求变求新,另一方面,月饼外观设计要向文创食品方向精益求精。营养健康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文创食品意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两者结合,既能使月饼从节日特色食品向日常大众化食品转变,成为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也能让月饼附载的文化内涵普及化,将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月饼代表团圆和收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传统中秋的文化符号。也正因此,月饼的价值不在于外表包装的豪华精美,而在于我们怎样呵护、传承、弘扬月饼附载的中秋文化。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移动互联网普及,一部智能手机在手可“触达天下”,距离不再是阻碍人们交流的主要障碍,但再快捷的信息触达,也无法替代亲人间相聚团圆的深情厚谊。

  吃月饼,过中秋。吃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向往,过的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守。包装是外在面子,文化是内在里子,月饼不需要豪华包装撑“面子”,中秋更不需要过度包装凑热闹,让月饼回归健康基点和心意寄托,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才是最需要精心呵护和大力弘扬的。

  ——经济日报

010-6994 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