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老实,不能不提大庆的“三老四严”作风:“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此作风缘起于“一个被挤扁的刮蜡片”。
在1962年的石油大会战中,大庆采油一厂中四队一名学徒工因操作失误,挤扁了刮蜡片,隐瞒不报。队长辛玉和知道后,认为“一个刮蜡片本身不算什么,但缺乏起码的老实态度,这样下去,会出大问题”。他找这名学徒工谈心,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做了检讨。为教育全队职工,该队召开“事故分析现场会”,队领导重点讲了事故原因及对待事故的态度,并检查了自身“忙新井投产、放松职工思想工作”的问题。会后决定把变了形的刮蜡片挂在队部,让全队人“天天看到,时时想到”这个教训,并开展“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活动。后来,石油工业部将这一经验概括为“三老四严”作风,在全油田推广。
随着毛泽东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三老四严”作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那时,老实人是最受人们尊重和推崇的人,以王进喜、雷锋、焦裕禄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人物,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重温典型,在于再学传统。如今,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观念多元,说做老实人,或许会被一些人视为时过境迁的老黄历,认为老实意味着为人处世不会灵活变通。其实不然,我们说一个人老实,在于其让人信得过、靠得住。“人无信不立”,为人处世,首先要讲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周恩来曾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诚如斯言,老实人恪守本分,说话办事不添油加醋,不偷奸耍滑,不弄虚作假,不搞花里胡哨、虚头巴脑那一套。说到底,老实人坚持以科学的态度,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回顾以往,正是无数老实人的奉献,才使我们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们的社会主义大厦,正是靠大批这样的老实人支撑起来的。
对老实与科学的关系,毛泽东曾说:“要讲老实,有多少讲多少。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老老实实的。地球绕太阳也是老老实实,是依规矩走的。规矩亦名科学。”“这里讲‘规矩’、‘科学’、‘正派路线’,反对历朝来的不正派路线,一句话,就是老老实实。”因此,他强调要反对“吹牛拍马”,反对“天下第一”。毛泽东倡导的老实人,本质上是实事求是的人。他曾说:“我认为聪明、老实二义,足以解决一切困难问题。”“聪谓多问多思,实谓实事求是。持之以恒,行之有素,总是比较能够做好事情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员干部应该是老实与聪明兼得。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却丢掉了老实而崇尚所谓的聪明。他们把忠诚当作愚昧,将老实视为无用,或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或不讲实情、弄虚作假,或投机取巧、粉饰政绩,或人前清廉、人后腐败。凡此种种,皆与做人要诚实、与《党章》规定的“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的党员义务相去甚远,皆在抵制和根除之列。
谚云:“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为人处世,应当心存敬畏之心,心存底线意识。老老实实做人,脚踏实地做事,富于实事求是精神,是对党员是否忠诚的基本要求。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唯有老老实实做人、做兢兢业业干事的老实人,才能准确把握自我,得到党和群众的认可,即如毛泽东所说:“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而那些不老实的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是愚蠢的。因为,所有不诚实的东西都要经受事实的检验。到头来,他们虽然会占一点便宜,却会失去党组织和人民的信赖,而被历史唾弃。
时代呼唤老实人,时代需要老实人。我们的事业需要大批默默无闻、勇于奉献、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的老实人。中央历来强调和坚持“不让老实人吃亏”,为党员干部如何做人做事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当以实际行动,大力弘扬崇尚老实人的传统,营造尊重老实人、争当老实人的浓厚氛围。(吴铭)